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車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清水社區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旅游 > 張家口旅游新聞

體育牽引 文化賦能 旅游帶動
——2022年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發展峰會演講嘉賓發言摘登

2022-07-27 15:21:53  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

  張家口新聞網訊   近日,2022年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發展峰會在張家口崇禮區舉行。4位專家“大咖”登臺,結合冬奧場館利用和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等發表演講。記者采擷嘉賓們的精彩觀點,以饗讀者。


京張冰雪產業協同發展的戰略思考

北京體育大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 林顯鵬



  京張地區冰雪產業發展的具備奧運、資源、冰雪產業發展、客源四個優勢。

  截至2021年6月,我國共有室內冰場654個,其中北京擁有室內滑冰館95個,張家口擁有19個。張家口市冰雪產業已成為地區支柱性產業,2019年增加值達到了全市GDP比例的6.08%,并帶動了6.5萬人就業。

  加快推進京張冰雪產業協同發展,應當盡快完善“京張冰雪產業協同發展”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,建立“河北省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”,形成“北京市、河北省奧運文化資源保護聯席會議”,解決京張兩地冬奧文化遺產的保護、冰雪體育賽事的合作及其他重大事項,同時建立“奧林匹克基金會”,推動冬奧會遺產的開發與利用。

  促進京張地區冰雪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,張家口地區應找準定位,著重打造國際高端冰雪旅游度假區、國家冰雪運動訓練基地、國家冰雪產業示范基地、國家冰雪用品裝備制造業基地、國際高端滑雪運動賽事基地、國際冰雪會展基地。

  點線面規劃科學規劃,充實“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”內涵,以一帶三園建設為抓手,建立點線面緊密結合的“京張奧林匹克公園”;建立“京張奧運文化長廊”,保護留存奧運物質文化遺產,加快制定完善《2022年冬奧會文化遺產保護條例》,加快制定冬奧會、冬殘奧會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,依法依規保護冬奧會文化遺產,做大做強奧運文化旅游產業。


冬奧場館賽后利用的國際經驗

體育總局經濟司副司長、一級巡視員 彭維勇



  冬奧場館具有寶貴的經濟社會價值。挖掘冬奧遺產利用的最大效益,推動冬奧場館實現長久利用,使其在后奧運時代不斷惠及民眾,應以需求為導向,在合理借鑒國際經驗的同時,轉變場館定位、服務及格局。

  冬奧場館的賽后利用應聚焦冬奧場館的優勢和特點,培育擁有奧運文化根基、貼合城市居民需求的核心業態,打造個性化、有特色、可持續的新冬奧全民娛樂新場景,最大限度發揮冬奧品牌的乘數效應,進一步為北京、張家口兩座冬奧之城注入體育基因,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。

  北京與張家口“山同脈、水同源、氣相通”,自然生態系統相連相通。通過籌辦舉辦冬奧會,兩地尤其是張家口市取得了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、生態環境明顯改善、城鄉基礎設施大幅提升,兩地聯系日益緊密,交通、環境、產業、公共服務等合作不斷深入,已形成1小時生活圈,具備更高起點上推動冬奧場館賽后利用的良好基礎,應更加有效整合冬奧場館所在區域的體育文化旅游等相關資源,實現賽后資源利用協同發展。

  北京市、延慶區、張家口市要聚焦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,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”發展理念,進一步完善協調機制,統籌當地居民與外地游客需求,統籌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,對區域內旅游資源、生態環境等進行系統性優化提升,促進區域資源有機整合,帶動北京冬奧場館全區域、全要素、全產業鏈發展。(記者 馬國萍 攝影 李小永)

編輯:呂永清
張家口日報官方
微信“張小全兒”
張家口新聞網
官方微博
抖音掃碼
關注@張家口NEWS
【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】
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協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

无码专区亚洲制服丝袜